热门搜索: 视频课件教案 小学教案 中考模拟试卷 高考仿真冲刺卷 词语使用训练 公开课视频 全册优质课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空气(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2017本溪毕业练习一)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我们周围的空气【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例3)(2017,上册,例2)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量标准基本监控[ Tag ]
我们的田野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美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 教学难点: 1、唱好“0X XX”的节奏。 2、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学设想
3.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2. 过程与方法 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大胆地想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合理
1、观察我们的身体 课 题 1、观察我们的身体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看、画、摸、听等各种方式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初步了解我们身体的特点。 2、知道我们身体由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个部分组成,并且人身体的外形是左右对称的。 3、通过探究,了解在我们的皮肤下面隐藏着肌肉、韧带、骨骼等。 4、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同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乐于
观察我们的身体 课题 观察我们的身体 课时 1 任课班级 执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内部的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
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教学准
微小世界和我们 时间 月 日 课题 8微小世界和我们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目标1 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目标2 目标3 重难点 1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2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具 学具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
第八课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本教材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中最后一课的内容,这一课内容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三个部分。我觉得这一课的重点是通过大量的事实(图片、表格、数据、文字资料) 拓宽学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了解,更好地理解环境与我们的关系。对这三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我按照“了解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的顺序来研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对人类的重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内容:2.1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一些物质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则没有新物质的产生; 2.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变化进行分类; 3.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理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同时物质是不断变 化的;
5、发现生长 课 题 5、发现生长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我们出生后每天都在生长,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走路、说话。 2、通过探究研讨活动引导学生从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生长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如何知道自己在一年一年生长的。 3、引导学生勤剪指甲勤洗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在不断的
7 我们有新玩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与小伙伴合作完成一个游戏,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 2情感与态度 能在游戏中找到玩的乐趣,并培养创新意识。 3行为与习惯 愿意尝试新玩具和新玩法,培养探究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变换新玩法、自制玩具和制订游戏规则,培养发散思维,并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
我们的课本剧 课题 15. 我们的课本剧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初步感受课本剧艺术的美感,了解课本剧创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与同学合作设计课本剧的舞台布景、道具和服饰,尝试进行排练与演出。 3.激发勇于艺术实践的精神态度,提高对美术综合表现活动的兴趣。 教学 难点 能将课本剧的舞台设计稿做成可以进行排练与演出活动的道具、服装和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录像、照片及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选择在你们班上公开课,是因为你们班里的环境很美。我在上新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几副画面(播放幻灯片苗乡广场、泾洋河)。我们的家乡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宋鹏君 一、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所引发的关于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专题研究型学习。我们成功了反映了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的实力。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环保、国民素养、国际形象的竞争。所以网络环境下
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1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指向“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这一科学概念。 本单元共六课,前四课从身体的结构入手,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最后两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这也是在为“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科学概念做铺垫。
7 我们有新玩法 教学目标: 1. 学会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事物 2. 利用身边可利用资源改造游戏更适合自己 教学重难点级关键: 鼓励学生创造改造符合环境的游戏,不局限于已有的传统游戏。 教法: 利用一些简单的玩具例如毽子跳绳让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明新玩法。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简单的玩具例如跳绳、毽子、橡皮泥、橡塑皮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解析版) 【考情解读】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考题预测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从知识的考查看:
(解析版) 【考情解读】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考题预测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等内容,以选择题为主,侧重
课时训练1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夯实基础 12017齐齐哈尔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22017呼和浩特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氦气可用来
我们周围的空气 【相同部分】 一、选择题 (2018,上册,例3)(2017,上册,例2)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 SO2浓度B. O2浓度 C. N2浓度D. H2O浓度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容易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典型的大气污染物。氮气、氧气及水蒸气都属于空气的正常成分,不需要监控;而人类活动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对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课时空气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 (2017本溪毕业练习一)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B ) 2. (2017山东潍坊)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代表的是( A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2017